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,和財政部長張盛和,下週二將碰面,討論調高台北市「非自用住宅」房屋稅可能性,張金鶚強調,持有兩房以上,法定房屋稅可以課到2%,現在卻因為定義不明確,導致多半只課最低的1.2%,才會導致有「囤屋」情形。
台北市有兩房以上的,房屋稅可能要調高,副市長張金鶚指出,「非自用住宅」稅率,現在大多只課1.2%,但應該要課到法定的「2%」才對。
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:「如果超過2戶、3戶、4戶以上,(房屋稅)是可以用『累進』的方式,我們都可以提出來討論,我想基本上,大家對於稅制不公平的情況,我想是共識啦。」
記者:「調高房屋稅,你覺得對台北市房價,有壓抑效果嗎?」民眾:「我覺得應該有,台灣的房屋持有稅實在太低了。」
民眾:「我覺得不會有太大用處,因為有錢人還是這麼有錢,付這麼一點稅,其實沒什麼差別。」
民眾各有不同意見,張金鶚下週二將和財政部長張盛和會面,討論高房價解決問題,張金鶚提到,房屋稅條例中,沒有明確定義「自用」和「非自用住宅」,導致課稅都只課最低的1.2%,但法定最高可以課到2%。
以文山區20年電梯大樓為例,原本房屋稅1.2%交4400元,要是被定義為非自用住宅,稅率變2%,就得交約7333元,多了快3000元,張金鶚要和財政部長討論,自用和非自用,「定義」得更明確才行,先從「非自用住宅」房屋稅下手,解決投資客大量「囤屋」問題。
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:「房子本來就是居住使用的,房子炒作投機,成本就要提高,對不對,不管在交易上,或是持有上,對這些投資炒作的人,我想應該增加他的負擔。」
台北市買房,得不吃不喝15年,超越香港,也超越溫哥華和倫敦,落實「居住正義」,稅制改革,得更加快腳步。
作者: 曾翌萍 | TVBS – 2014年4月18日 下午12:33